近期,台積電設於亞利桑那州(Arizona)鳳凰城的新工廠,舉行「首批機台設備到廠」(First tool-in)典禮,美國總統拜登(Joe Biden)高調「撐場」,整個氣氛看似融洽歡愉,但笑臉背後卻是一段「台積電」被變「美積電」的沉淪故事!台積電這座「護島神山」以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獨領全球,卻逐漸淪為美國「以台制華」的政治犧牲品,別無選擇地踏上了在美設廠之路,昔日的「護島神山」瀕臨崩塌,現僅是一枚掌控於美國手中進退失據的「棋子」!
文:昭仁 圖:資料圖片、網上圖片
據全球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(PwC)公布的《2022全球市值100強上市公司》(數據截至2022年3月31日)排行榜顯示,蘋果公司、微軟、沙特阿美穩佔全球前三,而亞洲市值最高、全球排名第十位的正是來自「寶島」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(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),亦即「台積電」,全球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!
美國借「台積電」重振半導體產業
台積電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興建第一間晶片廠,第一期工程預計2024年正式量產4納米晶片,將成為美國最先進的製程。緊接第一期工程,台積電亦已宣布開展第二期工程,預計在2026年開始生產3納米晶片,在美的兩期工程總投資金額約400億美元,成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。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其產品佔據了全球市場的一半份額以上,被稱為台灣的「護島神山」。也因此,在美國為了實現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,台積電成為了重點爭奪的對象。
拜登:美國製造回來了
對於台積電在美國設廠,美國總統拜登笑逐顏開,在參觀台積電位於鳳凰城在建的工廠時,他就表示:「這些是地表上最先進的晶片。這些晶片將驅動iPhone、MacBook的運作。蘋果以往必須從海外購買所有的先進晶片。現在,他們將從本土的供應鏈取得更多。這可能會改變全局。」其後他更站在掛有「美國製未來」(A Future Made in America)大布條的台前發表講話,向世界宣布:「美國製造回來了!」
九成先進晶片來自「台積電」
數十年以來,美國半導體製造的模式是將後期的封裝、測試移至亞洲去做,而近些年連前期的晶圓製造亦陸續移往海外。據媒體引述美國商務部長吉娜·雷蒙多(Gina Raimondo)所言,「今天,我們的先進邏輯晶片100%是從國外採購,90%來自台灣的台積電,10%來自韓國的三星。」她坦言在美國本土沒有生產任何他們需要的晶片,包括被應用於人工智能、軍事、衞星、甚至太空計劃的晶片,直言:「更不用說為我們的經濟提供動力的無數非軍事應用了!」
從中可見,美國整個半導體製造的生態體系已然是破碎凋零,若想重新成為先進的製造基地,實現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的自給自足,美國是十分渴望外國的產業能夠「移植」於此,故台積電能到當地設廠對他們而言絕對是一大喜訊,這亦是拜登口中「美國製造回來了」的意義所在!
張忠謀慨嘆「成本貴,白忙一場」
有言「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」,美國政府想「打包」台積電之心,其實亦然!更何況公司決策在於台灣台積電總廠,那何以他們仍要到美國設廠?背後所牽涉的除了商業考量之外,更多的是受到地緣政治因素所影響。事實上,若純粹從經濟、商業利益的考量,台積電在美國設置晶圓廠並非最合適的決策,因為美國當地的晶片生產成本遠比台灣為高,甚至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亦坦言在美國設廠並無「着數」,雖然可獲得補貼,但成本仍較台灣高出五成,張忠謀在公開場合中的一句「昂貴、浪費又白忙一場」,似是道出了台積電的無奈。
美國《晶片法案》打壓中國科技發展
台積電赴美設廠的背後,源於美國為自身利益考量所施加的巨大政治壓力,迫使台積電把技術、人才與供應鏈都搬去美國,因為只有手握着最先進的技術,尤其是在高端晶片的研發和製造領域上,方能牽制中國的科技發展,謀算「以台制華」來鞏固自己的世界「霸主」地位。有台灣半導體從業人士透露,台積電赴美設廠是被迫配合美國「以台制華」的戰略考量。而早前由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簽署的《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》(CHIPS and Science Act 2022)更是起到推波助瀾之用,當中向晶片行業提供500多億美元的補貼,也推出一系列有利於行業發展的扶持政策,其中獲得聯邦資金的公司在中國不能接觸晶片生產,期限為10年,若違反禁令或未能修正違規狀況的公司,就需要全額退還聯邦補助款項。換句話說,拿了美國政府補貼資金的公司,將難以在中國投資半導體產業,迫使晶片企業要在中美之間「選邊站」,目的是拉攏中國台灣地區、日本以及韓國等向美「歸邊」,組成所謂的「四方聯盟」(Chip4),繼而打壓中國大陸的晶片產業。在如此一個中美角力的政治大環境下,很多事已不是台積電所能控制,不得已之下只能「歸邊」依附美國。
下游廠商將陸續遷美
台積電之所以稱為「護島神山」,除因它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支柱外,還是全球晶片代工的龍頭,掌握了手機、電腦、通訊網路、精密機械、軍事科技等各個尖端產業的動脈,有人更曾戲稱「如果台積電打個噴嚏,全球不少產業就會感冒」!如此一間重要的企業「外移」,無可避免會對台灣造成深遠而重大的影響。
台積電的晶片先進製程是台灣的核心競爭力,若失去或者弱化了這些優勢,那麼台灣半導體業在未來的競爭力恐怕亦是有限,加上整個半導體產業是群聚式運作,台積電和下游廠商的關係可謂是環環相扣,不排除往後會有部分島內的半導體廠商隨台積電到外地設廠,導致島內的技術、人才等外流,逐步「掏空」台灣資源。面對美國的步步進迫、予取予攜,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,理應全力阻止事件發生,奈何現時執政台灣的卻是媚美的民進黨,他們非但沒有維護台積電的利益,竟還對一切冷眼旁觀,目送「護島神山」被美國挖走而不作為,背後道破了就是民進黨為了討好美國支持「台獨」,而不敢於和美國對着幹,總是對他們言聽計從,即使當中涉及一些損害台灣利益的事,民進黨也是在所不計「照做」,像是這次美國想要台積電,民進黨便慷慨「贈送」,可謂是盡顯忠誠!
中低端晶片中國實現自給自足
事實上,現時台灣對大陸的晶片出口佔總出口的四成以上,沒有了大陸市場,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必將遭受重創,尤其是近些年致力開拓中國大陸市場的台積電。受制於美國的壓力,台積電來自大陸的營運收入其實不斷減少,在無法再為華為提供晶片後情況更甚。台積電在2020年時,其實有約542億人民幣的營收來自大陸,但到了2021年已經下降至約367億元,而隨着台積電進一步靠攏美國,將更加削弱他們在大陸市場的營收,因為中國大陸勢必會加大力度發展自家的晶圓代工跟IC設計業,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靠「中國芯」擺脫對外的依賴。反觀台積電失去大陸市場後,只能更依賴美國,繼續任人擺布,形成惡性循環。
從台積電有計劃「投美」的時候,中國大陸的科技企業已開始全力布局半導體領域,在過去數年間便已攻克了不少技術難關,兼且提升了國產比率,基本上可以在中低端晶片領域實現自給自足。「龍芯」設計師胡偉武就曾說過,只要我們實現了28nm或14nm晶片的量產,就不用害怕被「卡脖子」,能夠滿足超過90%的晶片應用和需求。
縱然如此,仍不得不承認中國大陸的晶片技術即便有所進步,卻仍是落後於美國和台積電等企業,尤其是在先進晶片的製造上,直接影響到中國大陸在高端科技產品上的國際競爭力。就以中國大陸最大的晶片生產商「中芯國際」為例,該公司所銷售的晶片,多是一般非先進晶片,如消費電子和家居電器的晶片,當中手機晶片佔了全部收入近3成,主要都是一些低價手機的晶片,而非先進技術的晶片。若談先進晶片,該公司製造的最先進晶片是14nm的,相比之下,台積電為蘋果公司生產的M1晶片已經是5nm,而很快更會推進至3nm,技術領先中芯國際至少5年。為此,中國大陸仍在先進晶片領域中急起直追,否則將逐漸趕不上科技發展,亦難言有力與美國「拗手瓜」!